商业新资讯 就在灵兽网 www.lingshouke.cn
3月24日,港股快手下跌12%,创下自今年2月上市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。快手下跌,一方面受市场整体下挫影响,恒生指数当日跌逾2%。二是源自快手最新披露的所谓“巨亏”财报。
23日晚间,快手公布上市后首份“成绩单”。2020年公司全年收入为588亿元,同比增长50.2%,其中四季度单季收入181亿元,创下年内单季收入新高。不过,快手整体业绩仍为亏损状态。并且,市场在解读公司业绩时,出现多个版本的亏损数据。
2020年,快手经营亏损103.2亿元,经调整亏损79.49亿元。而在国际准则下,公司录得净亏损高达1166亿元。
为什么会有如此数量级的差异?简单来说就是,会计科目——“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之公允价值变动”带来的浮亏问题。
“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”并非新鲜事物。与许多新经济企业一样,快手自成立以来通过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完成了多轮融资。如小米、美团在赴港上市时均背负了巨额的这类负债,并因此导致财报中亏损大增。
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实际上是向股东的一种借债。该科目属于“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”的金融负债。此次年报中快手的巨亏即来自该金融负债的“公允价值变动”。
公允价值使用估值方式厘定,伴随着估值的水涨船高,公司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变动幅度越大,计入当期的亏损额也越大。
也就是说,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只是一种会计处理方式,“快手式巨亏”,主要还是会计上的巨额亏损,该项亏损并非经营性亏损,亦不影响公司现金流水平,进而对公司的持续经营不会产生影响。
甚至一定程度上来说,此类巨亏是市场对公司前景看好的反映,也代表公司为股东带来了较高的资本回报。
此外,这些浮亏将如何消除?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作为复合金融工具,若上市后公司业绩向好,优先股股东一般会转换为普通股享受收益,转股实施后优先股将从负债转入权益,财报数据自然会变得好看;如果业绩不好,优先股股东则可以要求企业以当初约定的回报率按债赎回。
例如,小米集团于2018年7月登陆港交所,上市后各优先股东选择转换为B类普通股,至当年三季报中,小米集团账面上已经没有“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”这一负债。2018年报中,公司“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”科目已由2017年报中的亏损541亿元变为收益125亿元。
横看成岭侧成峰,基于以上种种,对于投资者来说,应该重点把目光投向企业的经营性增长。回看快手业绩表现,从经营亏损原因来看,与此前招股书披露的一致,主要为销售及营销开支扩大。
像快手这样的互联网企业,实质上做的还是“流量生意”。公司去年在运营上,特别是用户规模方面还是取得了不错的增长。2020年,快手应用的平均日活跃用户及平均月活跃用户分别为2.6亿及4.8亿,分别同比增长50.7%及45.6%;每位日活跃用户日均使用时长由2019年的74.6分钟增加17%至2020年的87.3分钟。总体来看,公司在业务拓展增速上基本还是符合业内预期的。
需要指出的是,虽然市场上广泛流行着“新经济企业不看重盈利的说法”,并不意味着盈利不重要。快手在财报中表示,“通过精准的营销及推广活动扩大用户范围;以及通过进一步增强技术能力和开发更多变现机会,强化以用户为中心的商业化能力。”实际上也是在传递“我们在扩张,我们的长期目标是盈利”这样的态度。